贵阳:立足生态优势 推进生态富民 让“绿色矿藏”变“绿色银行”-新华网
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
>>信息展播>>正文

贵阳:立足生态优势 推进生态富民 让“绿色矿藏”变“绿色银行”

2024-08-22 17:47:17  来源:贵阳网·甲秀新闻

  夏季的贵阳,清风送爽,温度适宜,前来避暑的旅客纷至沓来。“爽爽的贵阳,避暑的天堂”,背后离不开高品质生态环境的支撑。绿色生态是贵阳最大财富、最大优势、最大品牌,绿水青山是贵阳的一张亮丽名片。近年来,贵阳市深入推进“生态立市”战略,聚焦“一城一战一整改”,以“六个生态”建设为抓手(生态城市、生态治理、生态保护、生态经济、生态文化、生态制度),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。

  贵阳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.3%以上,有林地面积625万亩。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,是贵阳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实践的方向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,贵阳市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,推动单一林业向复合产业转变,着力提高林下经济品牌影响力,积极推动良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让广大农民在培育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享受金山银山红利。

  清镇市是贵阳市下辖县级市,现有林地面积56964.7公顷,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约7535.93公顷,是名副其实的“绿色矿藏”。位于清镇市站街镇洗马村的国有林场,是贵州省组建最早的8个国有林场之一。这里种植的红托竹荪,是清镇市实施的林下经济项目之一。清镇市按照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,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、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的资金、技术和管理优势,通过示范引领,带动9个乡镇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,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。

  “为科学合理利用好国有林场资源,清镇市在其国有林场内打造了面积约4000亩的红托竹荪种植示范基地,引进贵州征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按照‘企业+基地+休闲旅游观光+林产品深加工’的整体架构,发展红托竹荪林下种植,带动村民增收。”清镇市国有林场场长陈荣喜介绍说。

  “竹林里面我们采取点播式种植方式。如果是林下或者大棚种植,几茬摘完就没了,现在把竹荪还原到大自然中去,不仅是原生态,还可多年生长,营养与价值都可兼备。”贵州征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程鹏说,种植过程中,只有保护好原生态的竹林才能实现双赢。

  竹荪属于名贵食用菌,营养丰富、滋味鲜美,素有“真菌皇后”的美誉,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。但竹荪生长需要疏松肥沃、腐殖质含量高、透气性强、防旱防涝、不易板结的土壤。而清镇市国有林场有数量众多的树木和竹子,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营养等各方面条件均较为适宜,是种植竹荪的天然地块。

  “基地于每年的2月中旬开始竹荪种植,平时用工50多个,忙碌时用工达100多个。”贵州征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程鹏说,竹荪的种植,为村民带来家门口挣钱的机会,将有效带动基地周围村寨的农民增收。

  “清镇市将持续加强抚育乔木林、竹林,改造未成林造林地、无立木林,提高林木蓄积和森林景观质量,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空间基础条件,让绿色资源向“绿色银行”转变。”清镇市国有林场场长陈荣喜说。

  截至2024年6月,贵阳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林地面积累计155.87万亩、同比增长14.59%,全产业链产值累计63.62亿元、同比增长5.72%,林下种植面积10.96万亩、同比增长30.78%,林下经济面积、产值均实现增长。林下经济发展带动2255户农户增收,累计发放劳务工资2508.33万元。通过有效推动林区农户从依靠木材变现转向发展可持续经济增收,拓展林农致富增收渠道,提高林农护林育林积极性,使森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,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,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。(盖娟 李锦明)

[责任编辑:刘昌馀 ]

相关阅读